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 | 我校召开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暨2019~2020学年招生工作总结会
发布时间:2021-04-24 11:17:48 | 编辑:-| 媒体来源: | 浏览次数:

  12月25日下午,我校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暨2019~2020学年招生工作总结会在文体综合馆报告厅举行,会议针对新高考改革政策作解读报告,并总结了2020年我校招生工作情况。学校领导,各职能处室、专业学院(部)主要负责人,以及从事一线招生宣传工作的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绍勋主持。
 

 
  2020年,我校招生工作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我校招生部门和各专业学院、职能处室群策群力,高质量完成了本年度招生工作。今年我校生源质量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保持优势,广东省理科、美术类投档分数保持省内同类院校榜首地位,理科生源优势持续拉大。全国生源质量再上新台阶,外省生源持续向好,一本考生覆盖11个省(市、区),超过我校招生省份的40%。一本线上共计录取89人,130名考生获得我校新生奖学金。


  会上,招生处处长丁璇作《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与思考》报告。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涉及三个内容:一是介绍新高考改革的模式、特点以及目的,二是具体对“3+3”和“3+1+2”模式进行解读,三是在新高考改革下的思考及应对。2021年是全国高考改革第三批省份落地之年,继第二批试点的山东等4个省市实行新高考之后,又有广东、福建等8个省份实行新高考“3+1+2”模式。高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倒逼高校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新高考填报志愿为“专业(类)+院校”或“院校专业组”的模式。以往高校的最低分数线是可控的,但按专业填报志愿的实质为一个专业/专业组一个分数线,对于弱势专业,可能会出现无人填报的情况,反之,优势专业也可能助力学校弯道超车。应对大环境的变化,立足学校发展实际,积极汲取其他省份高校的成功经验,一是一省一策,适时合并大类招生,二是对于学生选课导致的知识结构的变化,做好与中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


  随后,丁璇处长作题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的招生工作总结报告。2020年,学校正处于疫情防控期和“转设”关键时期,面临广东省高等教育格局变化和全国范围内新高考改革等挑战,招生工作按照顺势而为、科学研判、精准施策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超出预期完成招生录取工作目标。报告共分二个章节,第一章具体就新形势下,计划安排、录取情况、新生报到、招生政策、招生宣传、招生咨询等方面提取重点数据进行多角度分析。针对分学院分专业情况、中外项目、高分段考生、重点生源省份、同类院校比较等数据展开详细解读;第二章阐述新高考改革和竞争格局变化随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明确下一阶段招生工作的重点。新高考改革将改变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专业为王的特点凸显,录取模式指向性明确:一是建立生源质量动态监控体系,更好地发挥招生“指挥棒”作用。全员、全程、全方位关注人才培养质量,招生数据对接人才培养过程,做好生源画像,因材施教;二是研究推进大类招生等招生政策;三是招生队伍专业化,打造高水平的宣讲团队,为生源中学提供心理、职业生涯规划和选科报考解读。
 
 
 
  副校长李绍勋对2020年招生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的肯定。在今年严峻的形势下,招生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对参与学校招生工作的集体和个人表示感谢。针对下阶段的工作,他提出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各专业学院要高度重视并深度研究新高考改革政策,思考随之带来的教育教学、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问题;二是认真分析招生工作新形势,新高考改革将影响我校的专业布局,怎样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明确专业特色,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三是继续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提升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吻合度,准确把握社会经济与人才需求的整体发展趋势,重在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他强调,专业计划调整将重点参考上一年度的就业数据。


  学校董事王韬光代表董事会向倾力倾情参与招生工作的各部门、学院及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对2020年招生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对今后工作,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探索“全员招生、全年招生”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组织力量,积极发挥各类人员的作用,全方位、立体化做好学校及专业的宣传工作;二是关注教育教学基本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体验感,不断优化招生生态,助力招生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全校各单位要全力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四是加大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筑牢人才培养根基。


  校长赵显利首先代表学校,向长期奋战在招生工作一线的部门、学院和师生员工表示感谢,充分肯定2020年招生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他表示,期待在新高考政策下,我校生源质量再创新高。赵显利校长指出,一、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是办学各项事业的中心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对生源质量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相关部门对照教学质量报告检视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各级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提供让社会认可、学生满意的教育;二、各级单位重视并研究新高考政策。招生工作是学校的“命脉”,新政策带来新形势,对学校招生工作产生重要影响,招生策略随即变化,由学校为核心转变为专业为核心,专业重精不重多,突出专业优势,相关专业要提高危机意识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办学质量。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各项资源需整合凝聚,捏紧“拳头”建设一流专业及平台,扎实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三、危机当中寻新机,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模式。各级单位认真总结经验,转变思想,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力争在未来新的教学模式上有所作为;四、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做好本职工作,坚决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招生处

相关推荐 RELATED RECOMMEND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