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桑叶
万家灯火
一份传承
助力乡村振兴
走出乡村
是她积累专业素养的第一步
回到乡村
是她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相信自己有无穷的潜力
在大学期间,她勤学奋进,全面发展:为了提升综合素养,她修读英语专业为第二学位;和同学一起创立了“E-FLY航空协会”;将各类奖学金、荣誉称号收入囊中,如国家励志奖学金、光大奖学金、冯如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校园十榜人物体育健将榜、校园十榜人物自强励志榜、“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社团干事”“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团员”“十大志愿者先锋”“2014年航院之星”、2016年航空学院“特殊贡献奖”……是当时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2017年,李雪艳以优异的成绩从北理珠毕业,来到深圳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三年里,她担任过许多重要项目和重大活动的主要负责人,积累了丰富的国内外工作经验。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她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而此时,她的家乡正打响脱贫攻坚战……
家乡努力地把我培养成一名大学生,而我也应该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什么才行。我在特区读书,又在特区工作过,能不能把所学知识和特区敢闯敢干的精神带回家乡,造福家乡人民呢?
十分感谢大学期间在创业就业协会时的经历,得益于协会给我的经验,让我的创业思维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在创业方面的尝试,她直言受到了学校以及家庭的影响:“从小到大我都生活在一个从事蚕桑产业的家庭里,所以自己关于这方面的想法会多一点。”
2022年5月3日,对于李雪艳而言,是个十分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李雪艳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大屏幕,让全国观众都认识了她。她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事迹也被更多人关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台广东总站、央视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争相对李雪艳的事迹进行报道。
这个担子也是到了我们第三代去传承了。我的爷爷跟爸爸都是我的榜样,他们这种精神也是成为了我决心回来,帮助家乡一起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以蚕桑产业作为切入点,把这个产业做好之后,我们有更大的实力去将英德的农业资源发挥得更好。 李雪艳在中新网的镜头面前绽放着属于青年人的自信以及耀眼的光芒。返乡的这几年,她也收获满满的成绩和肯定:”英德市2020年第一届农业“金种子”人才获得者;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称号;2020年英德市优秀法治平安家庭;2021年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广清一体化携手共建大湾区“菜篮子”优质企业;广东省“十佳优秀企业”网络评选大赛示范单位;英德市返乡创业孵化基地优秀示范企业;英德市石牯塘锦谭小镇丰收节优质农产品生产企业(桑叶菜);英德市第五届创业大赛亚军。
创业路上,李雪艳还不忘公益初心:“在学校的时候我就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希望在振兴乡村的过程中,能更多地为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慈善事业提供自己的力量。”作为共产党员,在2020年初疫情防控期间,她协助家乡开展疫情登记排查工作,捐赠 2750 斤桑叶菜物资,市场价值 3.3 万元;2020 年 6 月,组织公司为广东省扶贫济困活动捐赠 12600 元。
对于还在北理珠求学的学弟学妹,李雪艳叮嘱道,“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觉得大家在求学的过程首先是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其次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扩宽自己的知识层面,挖掘自己的专业深度;第三是一定要经常运动,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最后是可以多参加一些比赛、社团和社会实践工作,这可以让自己的交际能力、工作能力、专业素养得到大大的提升。” 大学是一个不断学习更多知识技能来综合发展、提高、完善自己的过程,奋斗的青春才最美丽!
李雪艳进一步解释:“在面对挑战的过程中,也不要忘了来时的路。不用对未来的路感到迷茫,你就是你,是最好的你。”
当她在回忆自己大学时光时感叹:“很怀念当年和同学们一起打闹、和老师们讨论学术的场景。毕业之后的我,更能感觉到母校给予我的财富——优秀的学术素养、完备的人格魅力、不怕苦、能吃苦的美好精神内涵。”
在采访的最后,李雪艳说:“感谢大家给予我的帮助,我以后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努力成为让亲人、朋友、母校觉得骄傲的人。”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按照“育人为本、精准思政、强化引领、系统推进”的总体思路,展示百个优秀党团支部风采、打造百支特色社会实践团队、推广百项创新创业成果、选树百名先锋模范人物,举办百场思政精品活动,开展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切实增强育人成效,探索构建“五个一百”思政工作品牌,切实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等时代新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推荐 RELATED RECOMMENDATIONS
校友风采 | 从特区返家乡,北理珠女生种桑出道登央视
校友风采 | “大家好,我叫陈琳琼!”
校友风采 | 陈蕊伶——梅花香自苦寒来
校友风采 | 扬起梦想船帆,聚力走向未来
校友风采 | 林宇菁——匠心筑梦 奋斗不止